大阳股友圈 • 04-16 • 阅读 AA
四月内需消费牛市起点:
先聊一聊主题方向,昨天今天领导对于内需消费又有表态,中美未来争斗的胜负手,是两个人都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,美国制造业发展如何,中国的消费和服务业发展如何可能是关键。所以美国和中国都要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,现在就是这个时刻了。
这一波大跌后,消费行业流动资金持续翻红,成交量放量,接下来就是突破后的加速。我们去年至今一直在研究内需消费,这是战略性的投资。
目前内需的政策还没出来,但现在外贸没法做,内需又不足。投资就是投主要的矛盾,并且我们必须转向,一旦转向就是浩浩荡荡的行情。
(图片来源:经传软件)
好人变坏,其实很容易:
进窄门,走远路,见微光,坚定投资,坚持做中长期且正确的事。
川普第二任以来,我们有一种价值观的错乱,又看到民主党建制派更加喜欢大谈价值观。
于是,民主与非民主,自由贸易与管制经济,自由与压迫,类似的对立词汇成了我们理解时代的核心密钥。
然而,这真的靠谱吗?
事实上,美国人曾经做过一个极富争议的心理学实验:斯坦福监狱实验
实验的主题,就是研究,好人如何变坏的。可以说,这个对于我们重新理解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,提供完全不同的视野。
在1971年,津巴多教授招募了一群大学生来参与这个实验。在实验开始前,已经严格按照相关专业标准,筛选出身心健康和情绪稳定的学生,确保实验的科学性。
实验是假设有犯人和狱卒两个不同的分组,将这些大学生志愿者随机分在这两组内,尝试模拟监狱场景,来观察学生们的言行举止是否有什么变化。
起初,大家都觉得很有趣,所以,言行之举没有异常。
可是,大约一周后,这些志愿者渐渐开始按照设定的角色来进行为人处世,甚至是性情大变。那些扮演狱卒的志愿者开始有了恃强凌弱的倾向,脾气也更加暴躁。
那些扮演犯人的志愿者,则心理脆弱,害怕被打击报复。到最后,扮演狱卒的志愿者表现出明显的暴力倾向后,教授不得不提前终止实验。
这就是知名的“路西法效应”,好人到底是如何变成坏人的?!
那么,问题来了:
不过就是一个实验,为何最后参与实验的不同学生竟然会性情大变?为什么会有暴力倾向?
从心理学的角度,人的言行并不是一个人自己可以完全决定的。当扮演狱卒的大学生严格按照狱卒这个角色去管理所谓的犯人时,他们就会“入戏”。
也就是说,会严格按照自己的角色设定去进行抉择,甚至会按照这个角色的设定来为自己的决策提供叙事。
比如,自己内心认定,扮演犯人的志愿者就是天生坏种,就是存心搞事,因此,真的需要严管,来确保所谓的监狱基本秩序。
这里面,有着明显的强化机制。即,越是按照角色设定去行事,越是认同角色设定的叙事,越是会积极的扮演好这个角色的一切。
其实,扮演犯人的志愿者也有类似的情况。从最初觉得是好玩,到后面在角色设定中感觉自己是弱者,害怕被报复和打击,渐渐无法自拔。
现实世界中,例如关塔那摩监狱的犯人,大英帝国眼中的落后文明,美国人眼中的坏种国家,凡此种种,无不是如此。
而且,一旦双方都进入了这种角色设定,也就同时“合作”强化了这种设定本身,最后形成了极为固化的模式。
问题是,作为个体,作为弱势方,怎么办?
就像一个人在单位里,天然是偏弱势的一方,逻辑相似。
要么,完全融入角色设定,那么,所谓的“好人”就变成了所谓的“坏人”。
要么,有本事就直接掀桌子,拒绝双方的角色设定,要求重新设定。
要么,阴阳双面,言行举止看似融入角色,其实暗地里另有打算。
你以为,你想当好人,就真的可以当好人?你以为,你真的有选择?
其实,看看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,何尝不是如此。
我们各种忍让谦和讲道理,然后,大多数国家又是怎么看我们的?
尤其是当年的这些列强,哪怕实力早就不如我们,他们今天又是如何组团对付我们的?
在路西法效应的加持下,他们认定我们天然就是坏种,是无可救药的异类,所以,还要想办法抢我们的资源、财富和产业。
在这种角色设定中,我们中国能怎么办?
是接受设定,还是阴阳双面,还是直接掀桌子?
显而易见,今天我们选择的,就是阴阳双面!
大家一起演戏,我们在过程中,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。
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有实力掀翻桌子,那么,届时我们就要彻底推翻今天的全球角色设定。
只有在那一刻,西方的政治正确才会彻底崩盘。
只有在那一刻,我们中国人的话语才可以站稳世间。
只有在那一刻,我们真的有机会自己选择当个好人。
风险提示:谭凌云 (执业编号 A1120624080001 )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,不作为买卖依据,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图片、文章、音视频等)及操作仅供参考,我司为正规投资咨询经营机构,不指导买卖,不保证收益,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。(以上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经传多赢股票)
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,不构成投资建议,风险自担。
取消发送